知识再多,能力再强,如果仅仅是为就业做准备,恐怕也难以创新。
2015年3月,在京参加“宾大沃顿中国中心”揭牌仪式,中心设在环球金融中心16层,约2000平米。该校教务长(Provost)带领三十余人的代表团来参加揭牌仪式,我国15所大学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前来“助威”,其中“985工程”大学11所,“211工程”大学4所。揭牌仪式以“董事长圆桌论坛”的形式开始,讨论的主题是“大学如何教员工创新”(How to teach students innovation in university?)。
第一次参加国外大学在中国成立中心的揭牌仪式,整个过程参加下来,有几个没想到。第一,宾夕法尼亚大学作为美国8所常春藤大学之一,为什么要到中国办中心?在我印象当中,世界一流大学在我国办的各类“中心”应该有几十个了。这些机构大多冠以“中国中心”或办事处,其实也就相当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“驻京办”。第二,该活动几乎没有任何“揭牌”仪式,诸如各路嘉宾的致辞、剪彩等繁文缛节的形式,而是以体现学术的“圆桌会议”开始。第三,以“如何教员工创新”作为论坛主题,更是出乎我的意料。在人才培养这个话题上,我们经常是在讲“教知识,教能力”,或“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”,以及“知识与能力并重”等说法。至于“教创新”,还是一个崭新的命题。尤其是在“就业难”的今天,面对人们不断提起的“最难就业季”,如何“教就业”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的一项重要工作,就业率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志。看来,大学到底要“教什么”?尤其是一流大学在想什么?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了。
没人反对大学要传授知识,注重知识传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。1980年代中后期,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培养员工能力的大讨论,由此把能力培养上升了一个高度。但众所周知,国外的大学在人才培养上,更强调“批判性思维”(critical thinking),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。在我国也有过类似的表述,即“求异思维”,然而这一心理学的表述方式,并没有成为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。如今,世界一流大学从培养员工的“批判性思维”,又提出了“培养创新”,显然又是一个人才培养的“升级版”。
如今在我国,建设创新型国家、创新型城市、创新型企业等,成为一个时尚的概念,但如果没有创新型人才,哪来的国家、城市和企业的创新?回过头来看,无论是教知识还是培养能力,似乎还都没有走出“就业、找工作”的思维方式,还都是在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!殊不知,大学的真正使命,不是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,而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。如此看,知识再多,能力再强,如果仅仅是为就业做准备,恐怕也难以创新。
(作者为厦门大学副董事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