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于得空看了《一代宗师》,想看这部片子还是冲着王家卫,王导的片子不管口碑如何,我还是比较尊敬的,因为他总有点东西拿来让人品味。上映之初,据说观众前半场就有不少退场的,以此来证明这部片子如何无聊,其实这没什么,或许是人家妈妈喊他们回家吃饭咧,我想他们是看《泰囧》能待到最后一分钟的人。
《一代宗师》还是继承了王家卫的经典叙事方式,台词、镜头、画面、旁白各司其职,动静虚实中营造氛围,含蓄表达,导演不喜欢把答案清楚讲出来,而是愿意和观众一同来斟酌,或许他也不确定自己思考的是否准确。同样的故事,不同的讲法,从故事中品出的味道就不同。东邪西毒的故事是这样,叶问的故事也是这样,性子急不得。
影片开场的雨中打斗,确定了功夫表现的基调,“内敛一口气”,后续几场打斗风格延续,交手音效表现上增加了一种金属撞击的回响,其实是气息在密闭空间的剧烈振动,如果你打篮球,用力拍球的时候会听到这种声音。与此相应的是没有一声力发的哼哈,气动拳脚,用这种方式来表现内功的深厚,是对画面上轻轻一拨人即横飞的诠释,还是蛮有意思,更有意思的是这一场戏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《黑客帝国》,不好意思走神儿了。
围绕叶问、咏春题材的影片已为数不少,看过几部的朋友应该都有一定的“常识基础”,所以别家讲过的,王家卫自不用再嚼一遍,而是试图通过一些线索来从武林众生相中分拣出“宗师”的元素,大众有心者也可向这些品质方向努力。
看过影片,我觉“一代宗师”更像是条道路,是个命题,剧中有三人可做解答:宫宝森,宫二,叶问。
宗师之一宫宝森,宗在胸怀。武林前辈的成就片中交待得比较清楚,不墨守成规,胸怀境界高远,放弃个人名利,力排众议,为新人铺路。对马三、对宫二、对叶问都有指点,结果如何在个人悟性,老爷子讲“人要往远看,过了山,眼界就开阔了。但凡一个人见不得人好,见不得人高明,是没有容人之心”,足见高山。
宗师之二宫二,宗在执着。身为女子,虽然慈父望其安过妇人之道,但其掌家兴业的心思并不同道,争强好胜只为家族荣誉,为拿回“宫家的东西”执着而为,目标达成后恪守断发入道之愿,虽与叶问惺惺相惜,却能进退有分,也让人敬佩。当然“不图一世,只图一时”的心境让她成不了她爹那样一天一地的豪杰,结局虽然悲情,但也算女中豪杰,毕竟,执着也是一境界。
宗师之三叶问,宗在自然。叶问的人生经历国势的动荡变迁,前四十载武林中风光,生活上惬意,不惹是生非,亦不拒门前挑战,应付潇洒自如,气沉得住。与宫宝森搭手,时势使然,也为武林取长补短新开一扇门;国变家殇后,存气节亦谋生活,道法自然不强求;视恩怨为缘份,踏出佛山欲北上而南下随心而动,开门传艺不苛求哪门哪派,一横一竖,重在“讲手”。自然,执着于一座座高山过后,殊途同归。
人生在世,有的成了面子,有的成了里子,这三人算是面子代表。王家卫在采访中说:“宫宝森是面子,丁连山是里子;叶问是面子,一线天是里子。我想讲的,不止是叶问一棵树,而是整个武林。这条路上,有些人留下了,有些人继续走。我希望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武林,而不是单纯的一个人,既然是武林,树林里就应该有树也有草,张震的戏份不脱节也不多余。”一线天雨中以一抵十,场面与开篇叶问那场颇有相似,差在有兵器、有呐喊、有血光、无让,宗师情怀由此一衬可见。赵本山、小沈阳的出场,有不少人觉得与本片不搭,我倒觉有几点意义:一、剧中东北人&剧外东北人,当年宗师&今时大腕,观众能品出什么?二、喜剧正剧,笑点尿点,也在于我们的想法看法;三、剧中要人里外都能容得下、让得起,剧外人能做得到吗?
我们戏里看武林江湖,戏外看世界,道理相通,不然就很容易输,根源在想法。“凭一口气点一盏灯,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,有灯就有人”,或许是在诲人坚持理想信念,难免输与错,此时贵在回头,再寻步进之路。“言必称三,手必称拳”,一部影片一本书,一个故事一句话,不忙的时候好好想一想,哦,原来是这么个味。
王家卫拍片沉得住气,观众看也要沉得住气。更重要是,活在当代,也要沉得住气。
作者:张继清 2013年1月